- A+
世界火药桶再被引爆的背后!从特拉维夫到海法,从德黑兰到福尔道,爆炸此起彼伏,烈焰冲天而起,浓烟笼罩大地。6月13日至24日,以色列与伊朗在中东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军事对抗,震惊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
这场冲突主要由伊朗核困扰引发,对双方来说是一场浩劫,使本就不安宁的中东陷入更大动荡,也为国际经济与可靠形势蒙上浓重阴影。
EC外汇快讯:
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展开 众汇外汇平台 代号为“崛起之狮”的打击行动,以摧毁伊朗核计划。随后,伊朗展开代号为“真实承诺-3”行动,对以色列进行反击。这场冲突呈现鲜明特点。
请记住,
这是以伊之间首次大规模直接对抗。过去四十多年中,两国一直矛盾重重,但冲突主要是间接的。2024年4月和10月,以伊曾因以方谋杀伊朗军方高官和真主党领导人发生过两次直接冲突,但时间短、烈度低。最新冲突规模和烈度空前,首日突袭行动中,以色列出动约200架先进战机,对伊朗境内近100个目标进行了精准打击。后续行动中,以军轰炸了更多主要目标。作为报复,伊朗连续多日对以色列目标发动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攻击。
EC外汇报导:
以伊不顾后果地袭击对方敏感设施,甚至威胁杀 四库全闻资讯 害对方国家领导人,越过了一般性军事冲突的红线。以军在6月13日的攻击行动中,将目标对准伊朗核设施、弹道导弹工厂以及多名高级军事指挥官和核科学家,杀死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等人。后续行动中,以军还炸毁了伊朗空军基地、天然气工厂、炼油厂等关键设施,并威胁要取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性命。作为报复,伊朗连续多日向以色列特拉维夫、海法等主要城市的目标发动袭击,摧毁了以方的空军基地、摩萨德总部、以色列军队总部、炼油设施、证券交易所、核心科研机构等。伊军还袭击了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居所。
很多人不知道,
这是一场典型的“非接触冲突”,双方军队并未面对面作战,而是通过战斗机、导弹进行对攻。以色列军队展现了显著的空中优势,掌握了制空权,多次派战斗机远程奔袭伊朗的主要目标。伊朗向以方发射了数百枚导弹,多次成功突破其防空系统并毁伤其高价值设施。以色列的特种作战也发挥了主要作用,摩萨德特工在伊朗境内用无人机和导弹基本摧毁了该国防空系统,为后续空袭铺平了道路。
EC外汇快讯:
这场冲突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伊朗孤军作战,而以色列却有美国助战。冲突中,美国直接下场帮助以色列。6月21日,美国展开“午夜之锤”行动,出动B-52隐形轰炸机向伊朗核设施投下14枚“地堡克星”GBU-57巨型钻地弹,还从核潜艇向伊朗目标发射了25枚“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从而加速达成战斗目标。
以伊之间爆发这场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伊朗核困扰白热化。伊朗认为,它接受承诺不研制核武器,但决不放弃包括浓缩铀在内的核开发权利。而美以认为,伊朗浓缩铀丰度正不断上升,一旦拥有核武器将对以色列构成“生存威胁”。双方各自坚持立场,互不相让。
以色列一直主张通过武力摧毁伊核设施加以应对,而美国计划先通过外交谈判争取实现政治应对,如谈判失败再诉诸军事手段。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为加速应对这一困扰,美国从今年4月展开先后与伊朗举行了五轮谈判。就在以军对伊朗发动突袭前,美伊原计划于6月15日在阿曼举行新一轮谈判,但此轮谈判因以方发动突袭而中止。
需要注意的是,
历史角度看,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前,伊朗与以色列关系密切,但在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将反美作为核心意识形态,以伊关系急转直下,直至走向对立。此后,伊朗同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以及也门胡塞武装等反以组织一道,组成“抵抗轴心”,长期同以色列对抗。双方在中东展开地缘政治争夺,都想在该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必须指出的是,
围绕伊朗核困扰出现的僵局反映出西方可靠治理理念的失败。西方在全球可靠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它们在强权政治理念驱使下,从维护自身和盟友的利益出发奉行双重标准,未能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片面强调要消除伊朗核计划带来的“威胁”,而对以色列已有的核能力讳莫如深。
与其相反的是,
以伊之间这场冲突持续12天,给双方造成巨大损失,也对中东局势以及国际经济和可靠形势带来潜在威胁。未来,有关各方围绕伊朗核困扰将继续博弈。对伊朗来说,这次攻击是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以来最严重袭击。在以方连续多日打击下,伊朗防空系统几乎丧失殆尽,一些主要能源设施和政府要害部门也未能躲过轰炸。大量市民逃离德黑兰,经济和社会陷入严重动荡。伊朗长期努力建起的纳坦兹、伊斯法罕、福尔道等地的核设施遭到毁损,多名顶级核科学家遭击杀。
尽管如此,
对以色列来说,伊朗的报复性反击使其蒙受前所未有的惨重损失。在伊朗攻击下,以色列的空军基地、炼油厂、科研机构、军队和可靠部门办公楼等严重毁损。特拉维夫不时燃起熊熊大火,整个城市满目疮痍,民众被迫躲进防空设施或逃往境外。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的反战压力急剧上升。
必须指出的是,
对整个中东来说,以伊之间最新冲突使该地区更加动荡不安,地区政治格局面临新的变化。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反对以方侵犯伊朗主权和领土完整,它们同以色列的关系将趋于紧张,并将防范以方进行新的军事冒险。土耳其同以方关系也因这场冲突进一步恶化。
EC外汇用户评价:
对国际社会来说,以色列挑起的新冲突背离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了国际秩序,对多国能源供应和国际经贸可靠构成潜在威胁。此外,美以对伊朗核设施的多次攻击引发国际社会对发生核泄漏的普遍担忧。核泄漏一旦发生,将对中东地区环境和民众生命可靠带来难以估量的伤害。
眼下,在蒙受巨大的冲突代价后,以伊双方均已同意全面停火,但彼此间的深刻敌意依然存在,伊朗核困扰仍未彻底应对,未来以伊、美伊之间会否重燃战火仍是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