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然而,
伊朗突然停火,寒了其他国家的心? 制裁下的无奈抉择!伊朗停火协议背后:战略喘息还是大国梦碎?
美东时间23日18时,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发文表示,以色列和伊朗已经同意全面停火。若消息无误,伊朗正在吞下“苦涩的和平”。此前,伊朗军方大量高层被“一网打尽”,核设施遭到轰炸,核科学家被杀死,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伊朗难以保持一致的团结,失去了过往的倨傲,进退失据。
来自EC外汇官网:
莱西之死
前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坠毁在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瓦尔扎甘山区,机上9人全部遇难。莱希乘坐飞机是为了前往伊朗与阿塞拜疆的边境地区参加一座大坝的落成揭幕仪式。由于伊朗国土山地密集,伊朗高层偏好乘坐直升机出行。官方查证后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春季该地区的多变气候和大气条件。然而,伊朗前外长扎里夫透露了一个更扎心的真相:莱希所乘直升机型号机龄已超过30年,为美制贝尔-212型,于1994年入役伊朗空军。美国制裁导致维护困难,是这一事故的终极原因。莱西座驾坠毁,是制裁带来的高端制造装备技术停滞的一个缩影。
自上世纪80年代进行,美西方对伊朗实施逐步加码的经济制裁,导致其诸多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数十年来趋于停滞。比如,伊朗主力防空系统落后美俄20年,F-14战机零部件短缺,雷达至今如同虚设。
请记住,
制裁之殇
很多人低估了制裁对伊朗的伤害。遭受制裁以来,伊朗许多年份的GDP增长率都是负值。受制裁以前,尤其1970年代中期,伊朗GDP总量稳居全球前十,一度超过加拿大。但数十年来,由于制裁,伊朗GDP复合增长率只有1.4%,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截至2024年,伊朗GDP为3862亿美元,人均GDP为4418美元,为中国1/3左右。伊朗是石油大国,原油储量世界第三,日均产量能达到大约320万桶/日,日均出口约130万桶/日。但制裁让伊朗的石油运都运不出去,石油收入也从高峰期500亿-700亿美元/年骤降至200亿美元/年。外汇储备急速萎缩,目前只有400亿美元左右。经济拮据导致基础设施落后,进一步影响工业发展。伊朗国内大量工业品只能靠进口,通膨率长期居高不下,普通民众生活压力巨大。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反制
面对美西方的制裁,伊朗并非束手无策。回顾数十年来的制裁史,也是伊朗人斗智斗勇的反制裁史诗。伊朗反制裁最成功的时期是在冷战刚结束那会。当时两伊战争刚刚打完,伊朗无条件接受了联合国安理会第598号决议,结束了与伊拉克的战争。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伊朗采取中立立场,容许联合国谴责伊拉克的入侵。这些举动被视为伊朗 XM官网 走向务实主义路线的标志。改革派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上台当总统,不仅关注国内经济改革,还积极斡旋与美西方的关系。不过,这也为伊朗国内强硬派供给了喘息机会,使其获得飞速发展期。苏联解体后,老美的外交战略中心从中东转移至亚太。伊朗宗教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为了巩固自身权力,给伊斯兰革命卫队经济好处,使其逐步掌控伊朗经济命脉。各种因素凑一块,以革命卫队为代表的伊朗强硬派在中东迅速扩大影响力。
来自EC外汇官网:
再后来,特朗普登台,退出伊核协议,重新加码对伊朗的制裁。但实际上,此时的制裁已经有点“来不及了”,缘于国际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包括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等新兴大国愈发独立和强悍,无惧美西方的制裁。这意味,在美西方的强力制裁之下,伊朗获得了新的喘息空间。尤其最近一些年,伊朗经济不太好,却也顺利撑下来了。
必须指出的是,
作为靠山的新兴大国
可能你也遇到过,
中国是伊朗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日均石油出口量至少有65万桶。美国声称要制裁进口伊朗石油的实体,但总有办法应对。其中包括转运到第三方港口、执行关闭AIS信号的旧油轮在公海过驳原油、陆运等手段。此外,中国作为世界头号工业国,也为伊朗供给丰富而多元的工业品进口。截至2024年,中国工业品占伊朗进口总额的26.2%,为伊朗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EC外汇资讯:
除了依靠中国这一头号工业国反制美西方制裁,伊朗也依靠俄罗斯供给武器。俄制武器占伊朗进口装备总量的90%以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比如2024-2025年,俄就向伊交付了30架苏-35战斗机,两个营建制的S-4 四库全闻官网 00防空系统,200枚法塔赫-360导弹。
需要注意的是,
至于印度,也是伊朗愈发看重的反制裁的新兴大国。现在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伊朗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日均约40万桶,占伊朗石油出口总量的25%-30%。印度也是特能找办法规避美西方制裁的大国,且相对中国来说,与伊朗做贸易,印度还有个很大的优势,是它与伊朗离得比较近,海运距离较短。
值得注意的是,
工业制造业亮点
总的来说,
一边是制裁,一边是反制裁,伊朗这几十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得益于最近一些年找到了新的喘息空间,伊朗的经济虽然拉垮,但还是有一些亮点。比如,伊朗的无人机产业,现在正大量出口俄罗斯。伊朗的目标是计划2028年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25%份额,取代土耳其地位。此外,伊朗的钢铁工业也不差,是全球第十大钢铁生产国,产量占中东一半。在石化、机械与装备制造方面,也有诸多亮点。伊朗的工业完整性远超一众中东国家,种类涵盖5800类商品,国产化率达93%,工业增加值中非石油贡献超70%。
这次以色列为什么急于轰炸伊朗?根据以色列的说法,是伊朗的“原子弹临近出产”,再不炸,就来不及了。以色列的话半真半假,但有一点能够肯定,按伊朗现在的工业水平,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突破核武技术不会太久。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最新报告与专家分析,伊朗核能力已逼近核武器门槛,但关键技术仍有瓶颈。目前,伊朗部署了超1000台IR-6离心机,效率为旧型IR-1的10倍,且正在秘密研发IR-9机型,效率为旧型IR-1的20倍。但制造核武的引爆装置等技术尚未被验证。
简而言之,
科研实力超越日本
伊朗是一个非常重视科学教育的国家,科研能力也不差。比如STEM的毕业生数量排名全球第五,理工科高等教育普及率超60%。论文数量是体现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核心指标。截至2019年,伊朗共有389422篇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增长速度惊人。与之对比,美、英、德、法、日等科技强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增长率极低。伊朗国际科技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工程、化学、物理、材料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伊朗的科研实力绝对不容小觑——这还是它受制裁的情况下,如果能解除制裁,其科研能力会更强。
总的来说,
傲慢
在西方的制裁下努力讨生活,这就是四十多年来伊朗的真实图景。尽管制裁压力巨大,国内民众基本生活都没保障,伊朗却能在工业制造业、科研方面取得不小的进展,同时还有余力培养一众小弟,誓当地区一哥。关键又弄不好,小弟被人欺负时,只能干瞪眼,有时还坑小弟一把。久而久之,小弟们肯定寒心。像这次以色列轰炸它,只有一个胡塞武装站出来支援它,而且也只是象征性发了几发导弹。
可能你也遇到过,
伊朗的资源禀赋除了有点石油外,其他方面真的很差。伊朗如果能摆正位置,充分认清自身处境,西方强时向西方寻求市场和科学技术,东方强的时候能好好跟东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那也是能活得很滋润的。但伊朗偏不,非要搞一个“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结果两边都不沾。
综上所述,
这种战略位置摆不正的困境,还体现在它跟新兴大国的合作上。前段时间,印巴出现冲突,双方打得热火朝天,巴方利用中国的歼-10C击落六架印度先进战机,这事震惊了全球。可就在冲突爆发的第二天,伊朗居然跑去印度,签了一个《伊朗与印度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其目的很明确,一是不看好巴基斯坦以及背后的中国武器,二是给中国上眼药,利用印度平衡中国。这就太让人恶心了。
总的来说,
近年来,伊朗石油生产下滑,除了美国制裁外,还有个原因是其石油、炼油、石化行业严重缺乏投资和技术输入。中方一度规划了2800亿美元投资,如果伊朗真的能开放国内市场,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中资,将极大的改善伊朗的经济危机。然而伊朗傲慢地错失了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在国内连续六年通胀超过30%,居民快捷返贫,政府陷入财政危机的情况,却视中方的雪中送炭为无物。
尾声
换个角度来看,
以色列与伊朗目前正互射导弹。德黑兰的夜空,特拉维夫的夜空,都不太安宁,未来结局如何,谁也说不准。常年受西方制裁,按理,伊朗还是有诸多不如意,颇为外界所同情的地方,冒着风险与其互通有无,当今世界估计也找不出多少国家了。但伊朗似乎并不能完全理解自身处境,各种横跳,故而很容易让人把同情转成厌烦。回望历史,当年居鲁士大帝的强悍与萨法维王朝的荣光早已风化,现在的伊朗更像19世纪夹在英俄之间的卡扎尔王朝。可伊朗的统治阶层一边用宗教的狂热掩盖国力衰颓,一边又以左右逢源的投机透支新兴大国的信任。当俄罗斯将其当作“地缘杠杆”,当印度将它当做可有可无的“能源棋子”,它想极力巴结的美西方却冷眼旁观这个“制裁标本”的挣扎。因此,当今伊朗的悲剧性在于:它既不甘为附庸,又无力主宰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