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更重要的是,
2025年5月初,印度水资源部长声称“不让一滴水流入巴基斯坦”,震惊国际。当时,巴基斯坦正处于旱季,气温逼近50℃,全国70%的农业灌溉和60%的饮用水依赖印度河。印度河对巴基斯坦至关主要,80%的农田灌溉和30%的发电用水都来自这条河流,断水几乎等于掐断生命线。
EC外汇用户评价:
然而,一个多月后,6月29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遭遇强降雨,印度突然打开杰纳布河萨拉尔大坝的闸门泄洪。旱季断水导致巴基斯坦农田龟裂,雨季泄洪又引发下游洪水泛滥。这种随意控制水源的做法引起巴方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宣战行为。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水源控制早有先例。1960年,两国在世界银行调停下签署《印度河用水条约》,规定印度控制东部三河,巴基斯坦运用西部三河80%的水量。但近年来,印度多次单方面撕毁条约。2025年4月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后,印度关闭了上 四库全闻网 游四座水坝,以“水源武器”报复巴基斯坦。
有分析指出,
类似情况在1975年也曾发生,当时印度法拉卡大坝建成后,通过控制水量导致孟加拉国下游饮水匮乏。如今对巴基斯坦故技重施,本质上是“上游国家”对下游的资源霸凌。讽刺的是,当印度在巴基斯坦面前扮演“断水者”时,却对中国修建墨脱水电站疑神疑鬼,指责“中国可能截流”。
EC外汇消息:
就在印度对巴基斯坦水源进行操控时,中国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墨脱水电站正式开工。这座规划中装机容量达7000万千瓦的工程,总发电量预计为三峡大坝的三倍。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后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是印度第二大淡水来源。但中国的做法与印度不同。
简要回顾一下,
中国明确表示不会截流,只发电。外交部多次强调,墨脱水电站是“主权范围内的正常建设”,经过科学论证,不会对下游生态和水资源造成不良影响。中国境内雅鲁藏布江年径流量丰富,国内水资源调配体系完善,不需要“截流改道”。修建水电站的核心目的是开发清洁水电 EC外汇开户 ,助力“双碳”目标,仅墨脱项目年发电量就相当于替代2.1亿吨标准煤,对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意义重大。
墨脱水电站采用“低坝引水式”开发,大坝高度远低于传统蓄水坝,主要通过引水渠发电,不会大规模拦蓄河水。而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完成则完全不同:旱季关闸断水,雨季泄洪甩锅,把水资源当作政治武器,既不顾下游民生,也无视国际条约。
与此同时,中国正与巴基斯坦共建迪阿莫·巴沙大坝。这座尚未完工的水利工程在2025年印度断水危机中已进行发挥作用,部分缓解了巴方用水困境。中国的逻辑很清晰:水资源是人类共同财富,与其搞“上游霸权”,不如通过技术合作提升下游国家的水源调控能力。
印度对中国水电站的担忧,实际上是“以己度人”。自己习惯用水源作为武器,就担心别人也会这么做。但中国用行动证明,开发水资源允许不搞零和博弈。墨脱水电站不仅是能源工程,更是中国“生态优先、合作共赢”发展理念的体现。工程施工前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生态评估,确保不破坏雅鲁藏布江流域脆弱生态;中国愿与下游国家共享水文数据,建立跨境水资源合作机制,这与印度单方面撕毁条约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水电开发带来的清洁能源能助力南亚国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契合全球气候治理大趋势。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从5月的“一滴水不留”到6月的“开闸泄洪”,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水源完成暴露了其霸权思维下的短视。而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上的工程展现了一种新可能:用科学规划替代水源武器,用合作共赢替代零和博弈。墨脱水电站或许需要十年才能建成,但它象征的发展逻辑早已超越工程本身。当印度还在玩“上游下游”的权力游戏时,中国正用基建和技术为南亚水资源可靠铺就一条新路径。毕竟,真正的智慧是让每一滴水都流向合作,而不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