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与其相反的是,
2025年7月初,特朗普阵营再次对中国施压,但效果并不理想。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高调宣称获特朗普背书的“制裁俄罗斯石油购买国法案”,扬言要对中印输美商品加征500%关税;几乎同时,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通过,矛头直指中资清洁能源企业的税收状况。这两项措施看似强硬,实则反映了美国政治精英的战略焦虑,反而伤害了自身利益。中国历经八年产业升级,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抗压能力。
据相关资料显示,
格雷厄姆声称中印购买俄石油近七成,但国际能源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印从俄进口占比仅为42%,欧盟通过转口贸易,其俄油消费占比仍高达35%以上。这种数据造假只是为了为“定向绞杀中国”编织借口。当被追问为何不对欧盟采取同样措施时,格雷厄 富拓外汇平台 姆以“高尔夫友谊”搪塞,暴露了其政治动机:特朗普需要“对华强硬”的噱头来煽动保守票仓,格雷厄姆则靠炒作“中俄威胁”博取个人政治资本。
这场关税讹诈的经济逻辑也彻底破产。2024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4%关税,已导致美进口商成本激增3700亿美元,零售物价指数上涨4.2个百分点。若真祭出500%的关税,将严重破坏美国依赖的“中国制造”供应链,从沃尔玛的日用品到苹果手机的精密部件都将面临断供。连特朗普前经济顾问库德洛都表示:“这不是制裁中国,这是对美国中产阶级发动的经济核战!”
EC外汇专家观点:
特朗普政府7月1日强推的“大而美”法案,规定凡与中资有股权关联的太阳能、锂电池企业,一律取消联邦税收抵免资格。这道禁令看似针对中国,实际上重创了美国新能源产业。加州太阳能协会数据显示,该州72%的光伏项目依赖中资技术,禁令一旦实施,15万个就业岗位将瞬间消失;密歇根州电动车厂商集体抗议:电池核心材料40%依赖中国供应,断链将导致特斯拉上海工厂之外的所有美产电动车无法生产。讽刺的是,当比亚迪2025年全球销量剑指1200万辆时,特斯拉还在为4680电池的良品率焦头烂额。《华尔街日报》指出:“当华盛顿政客还在为是否给中资‘断税’争得面红耳赤,中国早已用全产业链优势,将美国车企逼进了死胡同。”
换个角度来看,
特朗普团队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实力。过去八年,“去美国化”战略重塑了外贸版图,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从32%降至16.8%,与东盟、中东、非洲的贸易额年均增速达12.3%。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5.4%,5月出口激增6.3%,证明了“中国制造”已从代工车间蜕变为全球电动车霸主和工业机器人半壁江山的主宰者。美式制裁在中国的铜墙铁壁前,已失去威 四库全闻网 慑力。在稀土等战略领域,中国的反制手段更让华盛顿寝食难安。中美刚达成的稀土协议背后是美国92%稀土加工依赖中国的现实。若特朗普撕毁协议,洛马公司F-35生产线将在30天内因“断粮”而停摆。商务部发言人警告:“挥舞单边制裁大棒恫吓中国?无异于抱着炸药包与人谈判!”
这场制裁闹剧的本质是为了选举私利不惜牺牲本国产业根基的政治豪赌。特朗普似乎忘了,2018年关税战曾让美国农民血亏160亿美元、制造业痛失24万岗位。如今故技重施,不过是企图用更疯狂的表演掩盖美国产业竞争力下降的事实。中国的应对之道则是锚定内需市场、深耕科技创新。当美国深陷保护主义泥潭时,中国正以高铁100%国产化、芯片自给率突破35%的实力,诠释“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真理。外交部表示“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彰显了对美式霸权本质的洞见。当特朗普还在靠打“中国牌”博取掌声时,中国早已凭借八年谋篇布局,在这场角力中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
历史终将审判那些妄图用一纸禁令锁死中国发展的政客,他们终将沦为时代的笑柄。当美国新能源工厂因自缚手脚的禁令陷入困境时,中国光伏组件正点亮全球;当特朗普在高尔夫球场密谋下一轮“制裁奇招”时,中国工程师已在实验室宣告28纳米芯片量产突破。这场无声的实力消长,是霸权主义者最锥心的墓志铭。